二〇〇一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根据年度快速调查统计,现将2001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
2001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积极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经过各地方、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完成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顺利实现“十五”计划奠定了基础。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同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存在着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国有企业脱困仍未脱险,下岗职工较多,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城乡部分居民生活较困难等状况。
1、经济总量
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03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5亿元,增长6.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8%,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2444.2亿元,增长7.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6%,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043.9亿元,增长11.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07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全社会劳动生产率24199元/人,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
2、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45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农业产值505亿元,增长9%;林业产值21.8亿元,增长10.7%;牧业产值328.2亿元,增长8%;渔业产值190亿元,增长5.6%。
农业生产克服严重春旱影响,粮食产量呈现恢复性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1394.4万吨,比上年增产254.4万吨。其中,水稻产量341.2万吨,比上年下降9.1%;玉米产量823.7万吨,增长50.3%。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46.3万吨,比上年增长56.4%;棉花产量0.8万吨,增长33.9%;甜菜产量35.7万吨,增长24.3%。蔬菜产量1816.8万吨,比上年增长3.4%。水果(含果用瓜)产量338万吨,比上年下降2%。
林业生产保持发展。全年植树7.8亿株。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0.3万公顷。退耕还林5.1万公顷。新封山育林24.2万公顷,中幼龄林抚育面积3.6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3%。
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250万吨,比上年增长5.9%,其中猪牛羊肉产量170.16万吨,增长8.7%。禽蛋产量146.9万吨,比上年增长4.7%。牛奶产量25万吨,比上年增长8.9%。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350.8万吨,比上年增长3.6%。其中,淡水产品产量40.3万吨,增长11.4%;海水产品产量310.5万吨,增长2.7%。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建设取得进展。全年推广重大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面积66.7万公顷,平衡配套施肥面积65万公顷。重点强化了农业产业化项目实施工作,确立了省级现代农业园区45个,食用菌种繁育基地10个,山野菜种苗繁育基地8个。全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已发展到41个,生猪生产基地县达到32个,黄牛生产基地县达到27个;蔬菜保护地面积12.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7%。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401.7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4.6%。全年农村用电量103亿千瓦小时,与上年持平;化肥施用量(折纯)109.8万吨,比上年增长0.4%。每公顷耕地拥有农业机械动力3.37千瓦,比上年增长4.7%。
水利建设继续加强。全年水利建设总投入资金22.99亿元。全年新增水库容量2.17亿立方米,新建小方塘2436座,拦河坝1297座。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8.3万公顷,比上年末增长2.9%;节水灌溉面积30.6万公顷,增长15.9%。
3、工业
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4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869.3亿元,比上年增长9.3%;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547.5亿元,增长12.9%,其中集体企业完成产值330.1亿元,增长9%,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1700.3亿元,增长11.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产值878.5亿元,增长13.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产值8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重工业完成产值3599亿元,增长10.2%。分企业隶属关系看,中央工业完成产值1545.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地方工业完成产值2871.3亿元,增长10.7%。
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市场适销产品产量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幅度。其中,钢产量增长6.9%,钢材产量增长9.2%,化工产品中的合成洗涤剂产量增长29.2%,聚氯乙烯树脂产量增长24.7%,盐酸产量增长28%。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其中,制冷空调设备产量增长98.2%,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增长38.9%,大型机床产量增长23.4%,数控机床产量增长19.1%。市场适销的耐用消费品及与人民生活相关的轻纺产品增长较快。其中,激光视盘机产量增长1.3倍,房间空调器产量增长52.4%,吸尘器产量增长8.2%,丝织品产量增长10.4%,羽绒服装产量增长24.6%。受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和结构调整的要求,部分产品产量下降。其中,润滑油产量下降10.4%,燃料油产量下降4.1%,家用电冰箱产量下降19.1%,家用洗衣机产量下降13%。
新产品开发进一步加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完成393.9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全年工业共开发新产品6100项;开发、投产重大新产品400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130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150项。节能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全年重点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3.6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9%。
工业产销衔接保持了一定水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4%,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96.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重工业97.6%,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产销率为98.2%,集体企业产销率为96.4%,股份合作企业产销率为95.6%,股份制企业产销率为9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销率为97.2%,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产销率为95.1%。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稳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425.6亿元,比上年增长4.9%;盈利企业盈利额202.7亿元;其中盈利额在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6户,盈利额高达113亿元,占全省盈利企业盈利额的55.7%。实现利税380.6亿元,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33.2亿元。全年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38021元/人,比上年增长14.1%。资产负债率为58.6%,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
全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018.1亿元,比上年增长2.2%;实现利税266.6亿元,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75亿元。
重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已转入整体推进和制度创新阶段,阶段性成果显著。公司制已在全省逐步推开,法人治理结构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已初步形成。至2001年末,在省级以上有关部门确定的118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业企业中,已有68%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造,99%的改制企业已建立健全了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为标志的法人治理结构,半数以上的改制企业出资人在两个以上,改变了国家作为企业唯一出资人的局面,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全省企业的生产经营连续4个季度运行在景气区间。工业在六大行业中景气指数持续保持领先地位。2001年4个季度,工业企业景气指数分别达到121.8、139.9、133.2和121.6。国有企业景气指数分别达到112.6、123.4、124.9和112.7,是1998年以来的4年中,第二个实现连续4个季度运行在景气区间的年份;大型企业景气指数分别达到130.6、149.8、145.3和130.6,平均高出全省工业企业景气指数水平17.1点;全省重点扶持工业企业景气指数分别达到141.3、150.3、135.8和126.6,平均高出全省工业企业景气指数水平16.7点。
4、建筑业
建筑业生产持续增长,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全年2517户资质四级及四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681.4亿元,比上年增长13.9%。施工的单位工程3.6万个,建筑面积7290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5.9%和15.1%。建筑企业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59145元/人,比上年增长8.4%;实现利税35.5亿元,比上年增加9.9亿元。投标工程承包面达到81.9%,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业发展迅速。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3970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施工面积3008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20.2%和20.1%。商品房竣工面积1616万平方米,其中商品房住宅竣工面积1298万平方米,均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048万平方米,增长10.5%,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894万平方米,增长11.2%,商品住宅个人购买量达到95%。
5、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1.3亿元,增长12.6%;农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7.1亿元,增长8.2%。
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单位投资686.5亿元,比上年增长5.7%;城乡集体经济投资158.5亿元,增长2.8%;城乡个人投资174.3亿元,增长16.9%;其他各种经济类型投资399.1亿元,增长26.7%。
按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90.8亿元,增长8.7%;技术改造投资329.9亿元,增长16.4%;房地产开发建设投资321.6亿元,增长21.4%;其他投资276.1亿元,增长3%。
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全年农林牧渔水利业完成投资68.2亿元,比上年增长1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52.9亿元,增长12.2%,其中,工业完成投资516.7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97.3亿元,增长11.6%;其中,以城市基础设施为重点的社会服务业投资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6.7%。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年162项年计划投资超亿元的重点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466.9亿元,占全部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完成投资总额的56%,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秦沈铁路客运专线和丹本、盘海、锦朝、锦阜4条高速公路的路基和桥涵全部完工,哈大铁路电气化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基本具备投产条件,金哨水利枢纽、抚顺电厂二期改造、大连快速轨道工程、辽化乙烯扩建和辽河油田基本建设及技术改造项目按计划完成了预期目标。沈阳桃仙机场扩建、沈阳东西快速干道工程、大连第一热电燃汽轮机工程、大连北三市东西大通道、大窑湾码头一期工程、大连香海热电厂、抚顺特钢2#电池工程、阜新电厂二期改造等20项重点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
投资效益有所提高。全年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955.2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7.3%;竣工各类房屋建筑面积5295.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竣工率59.5%。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原油开采140万吨,发电机组容量28.8万千瓦,平板玻璃177万重量箱,钢材45万吨,港口吞吐量60万吨,新建改建公路1143公里,程控交换机64万线。
6、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总额3751.2亿元,比上年增长9.6%。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额1652.9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商品批发额1373.5亿元,增长6.9%,商品零售额279.4亿元,增长19.4%。
随着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拉动和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消费者信心进一步增强,消费品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4.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消费品零售额233.4亿元,比上年下降2.1%;集体经济消费品零售额130.9亿元,比上年增长3.2%;股份制经济消费品零售额109亿元,增长34.5%;私营经济消费品零售额238.1亿元,增长14.9%;个体经济消费品零售额1096.3亿元,增长14.4%;外商投资经济消费品零售额37.1亿元,增长40.1%;港澳台商投资经济消费品零售额14.3亿元,下降2.3%。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6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51.3亿元,增长10.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7%;餐饮业零售额259.3亿元,增长18%;其他行业零售额275.3亿元,增长0.9%。
商品交易市场继续发展。年末全省商品交易市场达到3155个,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1745.1亿元。其中,成交额超过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185个,成交额1034.4亿元,占全部成交额的59.3%。
7、旅游业
旅游产业发展较快。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其中,接待国内游客4984万人次,增长16.9%;接待入境旅游人数74万人次,增长20.9%,其中港澳台同胞12万人次,增长7.4%,外国人62万人次,增长23.7%。旅游总收入312亿元,增长22.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74亿元人民币,增长23%;旅游外汇收入4.6亿美元,增长21%。
8、市场价格
市场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上年持平。其中,城市下降0.1%,农村上涨0.2%。分类别看,食品类上涨1.8%,烟酒及用品类下降2%,衣着类下降3.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3.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7.3%,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3%,居住类上涨3.4%。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4%。其中,重工业下降0.9%;轻工业下降1.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与上年持平。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比上年上涨0.4%,其中,建筑安装工程上涨0.4%;设备工器具下降0.4%;其他费用上涨1.4%。
9、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及“9?11”恐怖事件影响下有所发展。全年进出口总额19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出口总额111.1亿美元,增长2.4%,进口总额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7%。进出口相抵,顺差23.1亿美元。在出口总额中,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出口43.4亿美元,增长2.3%;外商投资企业出口63亿美元,增长0.9%;其他出口4.7亿美元,增长29.6%。从出口产品类别看,机电产品出口40.3亿美元,增长0.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7.5亿美元,增长6.2%。到年末,我省的对外贸易对象国(地区)达到190个,比上年末增加5个。
今年以来,我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外资增长较快。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1.1亿美元,增长22%。到年末,全省已注册三资企业累计达13158家,其中当年新增1614家。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继续发展。全年新签技术出口合同260项,合同金额2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1%。新签技术引进合同和设备进口254项,合同金额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4%。
全年共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项目合同金额5.1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7亿美元,增长13%。全年外派劳务人员4.2万人,比上年增长9%,年末在外劳务人员4.8万人。
10、交通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861.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9%。其中,铁路976.7亿吨公里,增长1.5%;公路215.8亿吨公里,增长3.1%;水运607.9亿吨公里,增长6.2%,航空1.1亿吨公里,与上年持平,管道60.3亿吨公里,下降5.6%。完成旅客周转量562.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2%。其中,铁路326.5亿人公里,增长4%;公路167.1亿人公里,增长4.5%;水运8.4亿人公里,下降21.5%,航空60.4亿人公里,增长21.5%。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48亿吨,比上年增长8.6%。
邮电通信业较快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3亿元,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6.3%。在邮政业务中,全年完成函件2.3亿件,比上年增长11.7%;特快专递466.6万件,增长19.7%;邮政储蓄平均余额完成247.8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年末城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148.2万门,比上年末增长23.1%;城乡电话用户860.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50万户,其中,住宅电话709.8万户,增加125万户。电话(不含移动电话)普及率为21.9%,其中城市35.5%,农村11.9%。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络继续发展。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703.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1%;国际互联网用户达217.3万户,增长2.4倍;数据通信总用户达220.4万户,增长2.3倍。
11、财政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全省共完成各项税收722.9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70.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2.8%。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加49.7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收额的66.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19.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4.1%。其中,社会保障支出136.9亿元,比上年增长23.6%,教育支出75.1亿元,增长13.9%,农业生产支出32.2亿元,增长13.9%,科技支出14.8亿元,增长14.5%。
12、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591.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67.4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961.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7.1亿元;储蓄存款余额413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45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597.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90.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75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97.3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396.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3亿元;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余额269.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5.6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比上年增长13.1%,现金支出增长12.9%,现金累计净回笼31.7亿元。
到年末,全省辖区内共有上市公司57家,发行股票62只,其中,A股53只,B股5只,H股4只。通过发行股票和配股,累计筹集资金258.2亿元。
保险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11.1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5亿元,增长9.6%;人身险保费收入76.1亿元,增长51%。全年赔付额33.6亿元,比上年下降8.6%。其中,财产险赔付额18.5亿元,比上年下降15.2%;人身险赔付额15.1亿元,比上年增长0.9%。
13、教育
高等教育在改革调整中继续前进,规模不断扩大。全省普通高等院校61所,本专科招生12.8万人,比上年增加1.7万人;在校生37.2万人,增加7.5万人。全省研究生培养单位43个,招生8371人,比上年增加2167人;在校生19616人,增加5025人。
全省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学生3.7万人,比上年增加0.7万人,在校生14.3万人。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全省普通高中450所,招生16.8万人,增加1.6万人;在校生46.3万人,增加3.4万人。
九年义务教育顺利实施。全省初中在校生186万人,初中入学率达99.1%;小学在校生323.1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7%。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3.6%和0.4%。
特殊教育学校招生913人,在校生8590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2.7万人。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继续发展。全省成人高、中等专业学历教育共招收学生8.4万人,在校学生22.9万人;成人中、初级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学员301.5万人次。全年扫除文盲0.4万人。
社会力量办学规模扩大。全省各级各类社会力量办学机构3309个,其中民办高等教育机构4所,民办中小学131所,民办幼儿园和其他非学历机构3119所(个)。
14、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全年科技经费支出95.1亿元,其中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46.3亿元,比上年增长11%。
科学研究取得新成果。全年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3836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531项,达到国内领先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1694项。
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取得新成绩。在取得的科技成果中,不同程度得到推广和应用的2619项,推广应用率达68.3%。
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品产值1281.1亿元,比上年增长26.6%。
技术市场和专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02万项,成交金额4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7517件,比上年增长5.1%,授权专利4448件。
全省共有城乡天气预报警报服务网发射站点68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5个。全省共有地震台站18个,遥测台网1个。海洋观测、监测站点8个。
15、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事业较快发展。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7个,全年共演出1万场次,观众1200万人次;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25个,文化站1642个;公共图书馆128个,其中少儿图书馆14个,全年共接待读者1250万人次,外借图书1200万册;博物馆31个,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67个;档案馆154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55万卷(件)。全省有省市级广播电台15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5座,广播电台开办节目97套,广播人口覆盖率96%;全省有省市级电视台15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567座,电视台开办节目108套,有线电视用户418.7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96%。全年共出版报纸87种,总印数9.6亿份;出版各类杂志318种,总印数1.29亿册;出版图书6636种,总印数1.92亿册。
卫生事业在改革调整中继续发展。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1323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114个,个体、私人诊所6613个;总床位18.8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医疗床位16.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2.7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医生7万人,护师、护士7.5万人。预防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省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391个,卫生技术人员1.3万人;妇幼保健机构106个,卫生技术人员0.3万人。年末全省共有乡镇卫生院1085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骄人成绩。在第九届全运会上,我省运动员取得了41块金牌、31.5块银牌、28.5块铜牌,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和总积分均列全国第二的好成绩。全年在国内外的各项比赛中,我省运动健儿获得了9个世界冠军、21个亚洲冠军、74个全国冠军,6人4次创、超4项世界纪录,8人8次创超6项亚洲纪录,8人10次创超5项全国纪录。全民健身活动稳步推进,学校体育持续活跃,有99.1%的在校学生达到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16、土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土地资源利用、开发取得新成效。全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1万公顷,除涝面积达到98.9万公顷。全年保持了耕地占补动态平衡。到年末,全省有耕地415.5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2%。
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年末,全省环境保护系统单位433个,从业人员6937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03个,环境监测人员1805人;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1069个,项目总投资14.36亿元。在全省城市中已建成45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1102.4平方公里;已建成72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708.4平方公里。
自然保护取得新的进展。全省有自然保护区6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个。全省自然保护区面积257.72万公顷。全省城市绿化覆盖率31.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平方米。
17、人口和就业
全年出生32万人,出生率7.74‰;全年死亡26万人,死亡率6.1‰;人口自然增长率1.64‰。年末全省总人口4194万人(不包括常住地待定人口和普查登记后流出我省的人口),其中,城镇人口2303万人,占总人口的54.9%;乡村人口1891万人,占45.1%。男性人口2110万人,占总人口的50.3%;女性人口2084万人,占49.7%。在总人口中,0--14岁743万人,占17.7%;15--64岁3120万人,占74.4%;65岁及以上人口331万人,占7.9%。
年末在岗职工总数547.2万人,比上年末下降6.8%;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295.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1%;单位其他从业人员14.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年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5.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9%,比上年末上升1.2个百分点。
18、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97元,比上年增长8.2%;人均消费性支出4654.4元,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58元,比上年增长8.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86元,增长1.9%。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改善。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2051.9万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1810.3万平方米。年末全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居住面积9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6平方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22.6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6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巩固提高。年末全省参加失业保险职工648.1万人;有737.5万职工和287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350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
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顺利进行,2001年7—12月全省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基金实际征缴13.5亿元。已为7月1日以后退休的职工按新办法发放了基本养老金。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省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5.8亿元,有106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各地还配套实施了临时救济、政策扶持、社会互助、家庭赡养等救助办法。临时救助53.6万人,救助款物折合资金1.2亿元。全省各市都成立“低保机构”,有90%的街道成立社会救助中心,95%的社区成立社会救助站。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稳步发展,全省各市、县区都实施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年发放保障粮款6718万元,已保障13.5万人。全年共支出救灾款和捐款3.1亿元,捐赠棉衣被772.6万件。到年末,政府已为1万户农村“三老”人员建房60.1万平方米,占全部“三老”人员的15%。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省各类社会福利设施床位5.6万张,收养4万人。城镇社区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年末城镇已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8527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523个。年末农村已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930个。全年共销售社会福利彩票8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8亿元。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